学术预告 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预告  >  正文

三元名家论坛:叶绿体蛋白质稳态调控与植物高光效改良
作者:     供图:     供图:     日期:2025-10-11     来源:    

讲座主题:叶绿体蛋白质稳态调控与植物高光效改良

专家姓名:王鹏

工作单位:香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讲座时间:2025年10月17日 14:00-15:00

讲座地点:八角湾校区行政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内容摘要:

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环境适应性以及农作物产量离不开蛋白质稳态的精确调控。在叶绿体蛋白质稳态调控方面,报告人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发现协同捕光叶绿素结合蛋白的翻译后转运和四吡咯生物合成的调控机制,解析植物控制叶绿素稳态的分子机理,并阐明蛋白质氧化还原修饰调控叶绿体发育的作用机制。为了进一步探索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可行性方案,报告人在植物协同叶绿体蛋白质翻译与叶绿素生物合成的调控机理、捕光叶绿素结合蛋白转运与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协同调控机制,以及叶绿素合成酶所介导的质体信号调控植物发育和抗逆性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主讲人介绍:

王鹏博士,香港大学生命科学学助理教授,独立PI,洪堡学者,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港澳)、香港杰出青年学者计划获得者。2008年在烟台大学获学士学位,2013年在中山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4年-2019年在柏林洪堡大学Bernhard Grimm教授课题组进行博士后研究,2019年-2022年,在柏林洪堡大学担任独立项目科学家,2022年加入香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立植物细胞生理实验室。

王鹏教授有着丰富的研究经历和领导科研团队的工作经验,取得了很有影响力的成果,熟练掌握了相应科研范式,并与国内外知名学者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联系。目前,王鹏教授已发表SCI论文35篇,论文总SCI引用2400余次,被F1000、Faculty Opinions各推荐一次。近五年,作为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如:Trends in Plant Science、Molecular Plant、Nature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发表SCI论文15篇;作为第一或共同通讯作者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 (2021)、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22;2025受邀)和Photosynthesis Research (2016)SCI期刊上撰写综述,系统总结了四吡咯生物合成途径的翻译后调控以及叶绿素代谢与光系统复合物组装协同调控的研究进展。作为主持人,得到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港澳)(2024-2026)、香港研究资助局(杰出青年学者计2023-2025;优配研究基金两项, 2024-2026; 2025-2027)和德国科学基金会(DFG,两项,2019-2021;2022-2025)的经费资助,并在2015年荣获“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博士后奖学金”,成为一名“洪堡学者”。王鹏教授还担任Plant Physiology编委的助理专题编辑、担任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副主编、担任Advanced Biotechnology的青年编辑、担任法国国家研究资助机构(Agence nationale de la recherche)和波兰国家科学中心的项目评审专家以及Cell reports, Plant Physiology等16家SCI期刊的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