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简介

杨宗昕,土木工程学院2020级校友(土201—4班),曾担任轮滑社社长,未来企业家协会人力资源部部长,土木工程学院团青活动部副部长,在校期间创立了inschool,艾特校园等校园创业项目以及AND启明星协会,在大学期间创业金额达百万元。
一 相遇是偶然,但走过的路不是

大二那年,在一次偶然间杨宗昕报名参加了“京东校园形象大使”的活动,加之周边好友的带动,他开启了自己的创业旅途。从最初的懵懂,跟随着学长一起摸索到一步步创办各类校园运营程序——inschool,艾特校园等等,建立了自己的团队,这一路走来是运气,是勇气,更是能力。
谈及在创业中对自己影响比较深刻的,杨宗昕想到了在创业初期引导自己的孙凌老师、马瑞学长和徐伟华学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他对未来的道路有了更为清晰,更加全面的认知,也不断加强了他创业的决心。杨宗昕从开始的懵懂,在不断试错中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团队,同时也结识了自己最得力的搭档曲一涵。
成功从来不是偶然的事情,期间遇到的困难也许只有当事人才最为深刻,但是热爱与创业的初心以及身边人的帮助与鼓励成为杨宗昕不断向前,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动力。畏惧失败与挫折往往使梦想早早便被扼杀在摇篮之中,面对未知与胆怯,那句“我还年轻,我做什么都有退路”成为杨宗昕一步步向前的箴言。回想自己整个创业历程,不可避免地受挫一次次成就了更好的自己,杨宗昕用一个哲学的例子阐明了其中的奥秘,“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方向是对的,坚持走下去,那我们便会获得一个‘波浪式上升’的过程。”
二 严以律己,心存他人

在创业的过程中,一直坚守的原则是什么?杨宗昕说:“利他、执行力”。
对于杨宗昕而言,执行力强是他发现机会,把握机会,进而成就自己的最大推手。不仅对自己,杨宗昕在培养自己团队的企业文化中也不断鼓励并要求自己的成员务必要做到“勤快”,而正是“勤快”——可以成为解决令众多学生望而却步的无数难题的利刃。
无论是inschool还是艾特校园,又或者是其他的创业项目,大多在本质上都是利用互联网作为媒介,为在校大学生等等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正是杨宗昕一直秉持的“利他”原则,也是他不断强调的通过创业带来的最大乐趣。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最大程度便利了同学们的生活,以最简洁明快的方式满足大众的需求,这早已不是简单的“获利”,而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同学享受最便利的生活模式。
三 破壁的过程也需要脚踏实地

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却选择了创业,杨宗昕用实际行动打破了大家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刻板认识。“无论是同土木有关的一些直播卖货,还是与各大视频平台合作去展示我们某一行业的魅力所在,这都是一种创业模式。创业,早已不是我们传统思维里的哪几种固定的方式和领域。”而正是这种勇于打破常规思维的勇气,正确认识到创业更是一种创新,才使杨宗昕在当下有了优异的成绩。
杨宗昕对壁垒的打破,不仅体现在他对创业赛道的选择上,更体现在他对人生道路的抉择上。在大环境都去考研 、考公、考编的情况下,杨宗昕却认为,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好的道路。在人人都选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者更耀眼的学历的时候,杨宗昕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无论是学历还是未来的方向,足够发展自我便是最好的结果,人生不必盲目跟风而迷失自我真正所需。
四 心怀感激所以倾囊相助

“学长,你觉得烟大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杨宗昕毫不犹豫地说:“母校开阔了我的眼界,更给予我一个更大的平台去实现我的梦想。”烟大是一个注重学生自我学习的殿堂,来到烟大,杨宗昕摆脱了过去只做学习中的“苦行僧”的生活模式,一步步打破信息差,冲出应试教育带来的信息茧房,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一步步靠近梦想、实现梦想。
对于自己的成功,杨宗昕谦虚地一笑带过。而当说到对于想要创业的学弟学妹有何建议时,他便再次侃侃而谈:“首先要认识一个正确的引路人。”创业更像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有时候成功不仅仅需要天赋,更需要他人的引导,在迷茫时能够有人为你指点迷津。“其次是做好背调,摸清大环境”,的确会有“天上掉馅饼”的情况,但我们更应该时刻保持清醒,明白自己是否真的能够吃下这个“馅饼”。最后,他更是建议学弟学妹们多去参加实践,积极到大厂实习,学校能够给予我们的更多的是理论,而现实中切实需要的是能够真正做到将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人才。
结语
任何人的成功都非偶然,当大家羡慕杨宗昕的成功时,更应该崇拜他一往无前的勇气,无数次面对失败与挫折时的蛰伏与奋发以及他获得成功后仍然可以保持一颗谦逊的心,遵循自己最初“利他”的本心,搭建更辽阔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