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7月18日—20日,“飞域杯”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决赛在烟台大学举办。本届赛事由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主办,烟台大学承办。烟台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郝曙光,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级教学名师、复旦大学乔守怡教授出席竞赛闭幕式并致辞。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监督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级教学名师、上海交通大学林志新教授,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国家级教学名师、浙江大学吴敏教授,竞赛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顾红雅教授、武汉大学陈向东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陈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雪洪教授,山东赛区竞赛委员会主任、烟台大学郭善利教授,烟台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昌出席大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闭幕式由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孙利芹主持。


郝曙光在致辞中介绍了烟台大学建设发展历程和生命科学学院概况。他表示,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是检验高校生命科学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和展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大舞台”,希望各位专家支持、帮助烟台大学进一步提高生命科学学科建设水平,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烟台大学愿成为连接各位专家与烟台生物资源的“桥梁”,主动对接科研需求,联动地方科研机构、企业搭建合作平台,以此次竞赛为起点,让更多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成果在烟台落地生根,汇聚成蓬勃发展的科技创新力量,期待与各位优秀的参赛学子在黄海之滨重逢,共赴生命科学的星辰大海。

乔守怡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届竞赛参赛规模大、覆盖面广,体现了各参赛高校对生命科学竞赛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坚守“兴趣驱动、科学研究、能力提升”初心,为全国大学生搭建探索创新的桥梁,为本科生提供探索生命奥秘、锤炼科学精神的空间,旨在激发每一位参与者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创新思维方式,为未来发展注入动力。希望同学们以本次竞赛为新起点,继续保持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发扬永不言弃、持续探索的优良品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带着此次参赛的宝贵经历与收获,继续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竞赛之一,每年举办一届,分为科学探究和创新创业两个类别,同时段分赛道进行。“飞域杯”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695所高校、2万余支团队、8万余名学生参与,为历届赛事规模之最。经过网络评审和省级决赛,共评选出来自231所高校的718个项目参加全国决赛。经过激烈角逐,评选出一等奖287项,评定出优秀指导老师300名。




闭幕式现场,“基于形态学和分子鉴定技术的长三角枝角类多样性调查”“发光杆菌T3SS基因簇中噬菌体裂解酶基因的功能研究”“利用低成本无人机遥感影像光谱、纹理、空间特征组合监控生态自然环境的方法”等3支由决赛评审专家推选的优秀参赛团队进行了精彩的答辩展演。

闭幕式最后举行了赛旗交接仪式,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决赛将由河南师范大学承办。
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上海海洋大学汪悦凡说:“本届竞赛对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都是一次很好的磨炼,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还在与其他高校优秀团队的交流中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经验。”西藏大学大一学生郑琪心以良好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认可,表示将继续把所学应用于实践,持续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用实际行动助力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保护。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昱老师表示,比赛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同场竞技,展现出很高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科技创新能力。


此次竞赛为烟台大学首次承办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决赛。学校结合全国竞赛委员会工作要求和学校实际,就大赛筹备工作进行了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成立竞赛组、材料组、会务组、宣传组、志愿服务组、场地组、闭幕组、后勤安保组等筹备工作组,扎实保障竞赛顺利进行,得到参赛师生的一致好评。
来稿时间:7月20日 审核:孙利芹 责任编辑: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