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党内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特色,其目的在于更好地开展工作、解决现实问题。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报告。他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道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这对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加强党内教育,推进各方面的工作,都是必要的。”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这一优良传统在党内的多次集中教育中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党中央先后部署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成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这次党中央作出决定集中开展这样一次以自身历史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正是为了通过学习,更好地砥砺党性,始终牢记初心使命。
一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我们党从建立之日起,就以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自己的初心,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自己的使命,把守初心担使命的努力贯穿于百年历史实践。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对党的历史的深入学习和系统思考,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以百姓心为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二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纲领和行动指南。只有学习党的历史、了解党的历史,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风险和考验一点也不会比过去少,对我们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要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利于我们党坚定刀刃向内的勇气和自我革命的决心,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努力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勇于自我革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人民衷心拥护、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二、科学把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
党史怎么学?要达到什么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讲道,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一是增强历史自觉,做到学史明理。“明理”就是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学党史必须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条思想主线,尤其是深刻学习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与理论贡献,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是筑牢信仰之基,做到学史增信。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增信”是增强信仰、信念和信心,就是要从党史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
三是传承红色基因,做到学史崇德。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一个概念——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它由各个时期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身上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所构成,这是百年党史的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学习党史就是要赓续这条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崇德”,就是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四是坚持学以致用,做到学史力行。学习党的百年历史的目的,在于更好服务于解决现实问题实际问题,更好服务于人民。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把学到的知识、掌握的规律,切实转化为解决发展问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
三、树立大历史观学好用好党的百年历史
学习党史,首先要对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一基本的认识来自哪里?就来自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对什么是党的历史,为什么要学习党史,用什么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党史,如何加强对党史工作的领导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科学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再次提到要树立“大历史观”,提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并以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的宏大视野来审视和考察党史。从整体历史的纵向和横向联系中具体审视党史。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党史观是指看待党的百年历史的根本观点。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公开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这意味着在党史观上,存在着正确和错误的区别。正确的依据是什么?是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这为党史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错误便是历史虚无主义,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我们对待历史虚无主义,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决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二是准确把握党史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这两大历史任务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关于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可以从党的不懈奋斗史、党的理论探索史和党的自身建设史来把握。把握了党的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就抓住了学习党的历史的总纲,就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
三是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光荣伟大正确的党,不是因为她从来不犯错误,而是她敢于面对错误、勇于纠正错误,有着很强的自我修正和纠错的能力。我们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
四是胸怀两个大局,善于分析把握历史大势。纵观世界历史,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会跌宕起伏甚至充满曲折。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是事关党的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学好用好党的百年历史,就是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思考历史问题,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联系实际提出应对战略策略,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