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主题:Lateral flow microRNA Biosensors
专家姓名:刘国东
工作单位:临沂大学
讲座时间:2025年08月25日 10:30-11:30
讲座地点:环材学院337会议室
主办单位: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
内容摘要:
自microRNAs(miRNAs)被发现以来,miRNAs已被确定为在广泛的正常和病理细胞过程中的关键分子角色。这些小的非编码rna参与了基因表达、细胞分化、增殖和凋亡的调控。此外,miRNAs的异常表达与各种疾病的发展和进展有关,包括癌症、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病毒感染。因此,生物样本中mirna的检测和定量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进行miRNA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定量PCR、微阵列和下一代测序等。然而,这些技术往往是耗时的、昂贵的,并需要专门的设备和专业知识。近年来,侧流层析miRNA生物传感器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快速和即时mirna检测的有前途的替代方法。侧流层析microRNA生物传感器采用胶体金或者其它带有颜色的纳米材料作为标记物,在传统的侧流层析试纸条上进行DNA-microRNA杂交反应来实现可视化检测miRNA。侧流层析miRNA生物传感器的主要优点之一是其简单易用。测试可以在几分钟内完成,只需进行最少的样品准备,也不需要昂贵的仪器或熟练的人员。此外,该生物传感器可以被设计为同时检测多个miRNAs,允许使用多种生物标志物来诊断和监测复杂的疾病。侧流层析miRNA生物传感器为快速、经济地检测生物样本中的miRNA提供了一个很有前途的平台。这些生物传感器有潜力彻底改变分子诊断领域,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下,以及在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方面。然而,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来优化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和验证其临床应用。
主讲人介绍:
刘国东教授是临沂大学全职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第三层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美国北达科他州立大学(North Dakota State University) 化学与生物化学系终身副教授 (Tenure Track)、安徽省“皖江学者” 特聘教授,福建省“闽江学者”客座教授,安徽科技学院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山东省高等学校”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装备及诊疗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
研究领域主要为基于纳米材料构建的生物传感器、生物分析方法和现场检测装置,应用于生物医药中核酸、蛋白质和外泌体超灵敏检测,食品安全检测,临床即时检测以及环境监测等。在顶级期刊上发表SCI 论文 160 余篇。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师生共创团队荣获了 2019 年第五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金奖和第五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高教主赛道银奖的好成绩。获 2020 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 (600万),曾主持美国卫生部等各类科研项目13项,主持省教育厅, 科技厅和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3项,主持企业横向课题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