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华 首页  >  烟大人物  >  学子风华  >  正文

科创筑新梦 挑战正青春——记山东省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获奖团队
作者:尹运昌 孙晓钰     日期:2023-06-21     来源:新闻中心    

近期,由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学生联合会主办,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承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建设银行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长清校区完美落幕。经过现场质询和问辩的激烈角逐,学校荣获特等奖4项的好成绩。其中,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本科生秦燕婷团队的作品《生物质衍生碳/ Co304基复合吸波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建筑学院本科生王晓迪团队的作品《赓续工遗文脉,焕活城市新生——基于五批194处国家工业遗产保护与活化的调查研究》、特里尔可持续发展技术学院本科生王泽宗团队的作品《古运非遗,星火相续:京杭运河非遗空间活力评价体系及保护策略探究——以山东段为中心的调查研究》、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王青正团队的作品《“逐绿前行,十年成一画”——绿色发展政策下的农民安全感评价及数字化动态感知系统研究》获得特等奖。


勇于创新 决胜千里的关键步

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本科生秦燕婷团队的队名为“以‘莲’吸波”,团队在项目研究过程中注重创新,首创使用废弃莲蓬荚作为碳源,采用简单工艺步骤发明出强吸收、宽频带、低成本且工艺简单的生物质衍生碳复合吸波材料。队长秦燕婷介绍,该项目兼具性能优异、工艺简单、原材料成本低等优势,实现了废弃物二次利用,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可操作方案,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科研类项目。项目成果离不开团队成员精益求精的打磨,他们曾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及山东省科技创新比赛等相关赛事,并在每一次参赛后积极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产品技术、性能和工艺,才能厚积薄发在本届“挑战杯”比赛中呈现出优秀的作品。

无独有偶,建筑学院以本科生王晓迪担任队长的“朝夕拾遗”团队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独具特色。他们以集体记忆为切入点,先后研究了194处国家工业遗产,并针对目前工业遗产在保护利用中存在同质化严重、缺乏整体保护和改造用力过猛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国家工业遗产网络“1+3+N”活化模式。团队从历史、文化、经济三个纬度分析,提出工业遗产“N”种专属活化模式,推动了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同样研究国家遗产相关内容的特里尔可持续发展技术学院“古运非遗”团队则基于文化空间视角,选取京杭运河山东段作为研究区域,探究非遗保护活力与空间组构的耦和关系,对京杭运河非遗保护搭建了以“问题发现—算法精析—对策响应”为逻辑主线的分析框架。队长王泽宗表示,团队构建的非遗保护地域性活跃值评价体系实现了非遗空间保护活力的量化,提出的有针对性的非遗保护优化建议为京杭运河非遗保护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

经济管理学院以研究生王青正为队长的“逐绿前行”团队的灵感来源于其导师的一篇文章《“负碳海岛”养成记》,团队成员对农民安全感的长期变化趋势以及短期波动规律开展科学调研,采用访谈、观察、扎根等质性研究方法,走访了多个乡村地区。队长王青正表示,项目的创新之处在于有效解决绿色发展政策下农民短期安全感的波动表征问题。团队构建了农民安全感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和一个基于政策、农民、技术的“两体一端”策略体系,这一创新有效链接政府与农民,使农民安全感的“价值理性”在数字化驱动的“技术理性”中得到充分释放,进而深度赋能“绿色发展”。


善于合作 成就佳话的源动力

“若问在这场比赛中我们团队的优势是什么,那必然是团结!”特里尔可持续发展技术学院“古运非遗”团队队长王泽宗说道,“支撑我们队伍不断前进的,是永不言弃、团结一致的团队精神。”为了完成项目任务,每名团队成员都主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积极配合调度。在省赛网评平台提交作品的前一天晚上,大家依旧在仔细斟酌项目细节,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通宵赶工,唯恐有所疏漏。“看着大家拼搏的身影,我的心中只有感动。没有这份坚持,就没有现在的成绩。”晚上七点到清晨六点,十一个小时,队员们联手创造了一个奇迹。

建筑学院“朝夕拾遗”团队队长王晓迪也将团队合作落实到每一步的行动中,她相信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以后期成果表现阶段的准备工作为例,队员王浩杰、蔡梦凡负责海报,李玉贵、孙国栋负责模型,张欣轶负责答辩内容的打磨,我和雷惠麟则负责演示文稿的制作并整体把控团队进度。”每一位队员各司其职,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面对分布在30多个省份地区的194处国家工业遗产,团队成员并没有丝毫退缩,分组行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尽最大努力进行实地参观调研,与工业遗产深度“对话”。作品的每一次打磨,对他们而言虽是煎熬,但更多的是值得。挑灯夜战成为家常便饭,逐字打磨已然习以为常。正是这无数次的坚持,促使量变转化为质变,打磨出最好的作品。每一位成员的向心作用,将彼此的点滴心声汇聚成摘取荣誉的山海之力。

其他两支团队在竞赛路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处。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以‘莲’吸波”团队依托过往比赛形成的经验和默契,行动时步调一致,谋划时集思广益,从初版到终稿,凝聚了每一位成员的智慧和汗水。经济管理学院“逐绿前行”团队共同学习、调研,一起打磨报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虽有矛盾和冲突,但每一次都将心比心、和平化解,每一位成员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作品雕琢得尽善尽美。


师恩难忘 拼搏奋进的强心剂

科学家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每一支特等奖团队之所以能在台上走得更远,离不开学院、老师在台下的默默支持与奉献。

经济管理学院“逐绿前行”团队队长王青正回忆起那段经历时满是感恩,“指导老师崔占峰吃了两个月的包子,不是因为包子好吃,而是包子吃得快,这样就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指导作品。”团队成员被老师的真心所感动,都铆足了劲,尽力把手头的工作做好。特里尔可持续发展技术学院“古运非遗”团队队长王泽宗说:“吴欣老师和曲季老师非常注重细节,从调研报告修改、申报书填写、答辩演练,到布展都仔细考量,给出指导建议和完善方案。我们项目的每一步、每一个字,无一不浸润着他们的心血。”在整个备赛过程中,团队遇到的困难数不胜数,但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讨论、修改,再结合调研数据综合分析,得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参加了学校、学院组织的一轮轮打磨指导,一次次模拟答辩后,“古运非遗”团摸清了自己的“病症”所在,找到了“医治”方向,最终突出重围,斩获特等奖的荣誉。

指导老师的谆谆教导至今依旧在秦燕婷的脑海中徘徊,“这个地方还需要改,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我们还有时间准备,每一秒都不能放弃。”正是老师的严谨与鼓励,推动着“以‘莲’吸波”团队取得最后的胜利。“朝夕拾遗”团队队长王晓迪表示,在最困难的时候,团队老师和读研的学长学姐送上了第一手宝贵的实践材料,保证了我们项目的顺利完成。

四支团队各尽其能,在星空中闪耀着他们的光彩,在逐梦的征途中驰而不息地前行。“请坚定自己的选择,在热爱的学科里挑战自我。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信念如磐、开拓进取,为自己的青春添上最亮丽的奋斗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