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王亚男,山东滨州人,法学硕士,烟台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专业2003级校友,本科研究生均在烟台大学法学院学习。在校曾任校学生会副主席。
曾先后就职于滨州市农村信用社、青岛银行,从事公司业务、风险控制与贷款审批业务等。2016年至今工作于山东民颂律师事务所。
现任企业拯救与破产法律事务部主任,参与多起公司并购、破产重整、诉讼外重置等重大法律项目;任黄河三角洲建设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常年法律顾问,曾受命为中共博兴县委博兴县人民政府撰写《博兴县“困境企业”分类处置总体方案》,并受到当事人和本所主任的充分肯定。
在烟大,“法律梦”的种子开始发芽
“烟台大学,有太多让人留恋的地方。工作让我踏足许多地方,可对于烟大的感情,是别处无法取代的。”
2003年,王亚男来到了他所向往的海滨城市——烟台,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大学本科生活。回首起学习法律的初衷,他坦言道,首先,法律本身的特点吸引了他。法律是一门讲究逻辑的“显学”,是理性思维的结晶,这种充满理性的特质深深吸引了他。其次,自小他就热衷于观看与法律相关的电影,特别是英美电影中那些激烈对抗的庭审场景,简直让他着迷。可以说,他是个“法律迷”。一颗“法律梦”的种子早已在他的心中悄然生根,等待着发芽、壮大的那一天。

被问到为何选择烟台大学,王亚男自豪地说:“烟台大学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援建,是省内独一份的名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为我的法律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烟台山秀丽壮观,气候宜人,尤其是夏季,海风拂面,清新宜人。这里山光水色的美景也是他学习之余放松的最佳去处。
“对烟大,我天生就怀有向往。”王亚男回忆起他最爱的地方——“三元湖”,满怀感慨地说道,“特别是在三元湖边听着那悠扬的钟声,欣赏风景、学习和放空的时候,我都感到无比幸福。躺在草地上,感觉一天的疲惫都消失了……”
在谈到最感谢的人时,他特别提到了研究生时期的导师:郭明瑞老师。在他心中,郭明瑞老师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良师益友。研究生时期,郭明瑞老师不仅给予他在学术上的指导与帮助,还以朴实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在说到与老师的故事时,王亚男满脸笑容,幸福和喜悦溢于言表。
人生路上,需要不断摔跤、推翻
被问及如何平衡学生会工作和学习时,王亚男建议我们应当做自己的“时间管理者”。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很难一出生就拥有天赋异禀。成为“天才”或者成功者的路上充满了不断地摔跤、不断地推翻旧有观念的过程。
他提到,无论是在校,还是走向社会,如何平衡自己的工作是一个人不断积累处理事情能力的一种体现。从法律这门学科出发,它“显学”的特征要求我们尽量地把方方面面照顾到,而不是顾此失彼。通过学习、娱乐和处理部门工作,甚至与学校外部人员的沟通,都是培养能力的锻炼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生活中的不同群体和运行模式。
“法律是一个讲究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它需要与纷繁复杂的人群去沟通。”

推荐书籍
在回答“如何学习法律这门学科”时,王亚男提出了三个关键词。第一,坚持,要跟进法律的教学和牢记专业知识,理论基础要打牢。第二,培养兴趣点,平常多了解案例、判决书,因为案例是活的,可以缓解书中某些部分的枯涩难懂。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校中模拟法庭与程序法相贴近,为将来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积累经验。第三,结合实际,在这过程中与理论知识相对应,会让人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这时是真正读懂法律的时候。在法院旁听时可以了解到庭审是如何运作的,了解到书中所称的“公平与正义”的真谛。
法律之内,应是正义
执业以来,秉承“厚德明法、重诺守信、专业为本、服务客户”的理念,王亚男在公司业务、合同纠纷、侵权案件纠纷、房地产案件纠纷、刑事案件的辩护与代理、银行法律事务、非诉法律事务等方面取得了优良业绩。

王亚男分享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案例,涉及到一宗巨额破产项目。在这个案例中,全额分配这么大的金额是非常困难的。举例来说,对于农民工的工资,假设只能按照10%来清偿,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难以接受的。他们辛辛苦苦工作了很多年,总共只挣了10万元,虽然按照法律来说没有错误,但这对他们的幸福感和生存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考虑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最后,王亚男在与投资人的不断沟通中,通过债权转让的方式,最终提高了清偿比例,从之前的几个百分点提高到50%以上。可见,只有在平衡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平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双赢的局面。

王亚男认为,每一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酸甜苦辣。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调整自己,才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尽管有时需要加班,有时与当事人沟通也很困难,但为他们获得公平正义后获得的幸福和成就感是溢于言表的。他开玩笑地说:“我一年挣500万或者挣300万,都不一定比办成一件法律援助的案子让我更高兴。”
这句玩笑话道出了王亚男对法律援助事业的深深热爱和奉献精神,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能够真正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争取应有的权益,这是金钱无法衡量的宝贵价值。
青春有多少种模样?
在探讨职场前景时,王亚男耐心解答,嘱咐我们放宽心态,拓展视野。他倡导深造,并回忆起一位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考研是通往春天的地铁”,这句话至今仍深深印在他的脑海中。他强调道,继续深入学习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也是在人生的早期阶段把握机会的明智选择,因为一旦步入职场,这样的机会就会变得难以触及。
他进一步解释,法律行业的就业机会是广泛的,特别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公职律师职位。王亚男激励我们,年轻就是尝试的资本,应该勇于尝试,不受外界干扰,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他引用了近期阅读书籍中的一句话:“青春不是一条单一的路,但无论你选择哪一条,都是属于你的青春。”
当被问及在法律事务所的招聘中,哪些特质更受青睐时,他简洁明了地指出:一是逻辑思维要严密,二是态度要自信而不失谦和。他鼓励我们通过参与多样化的工作和实践活动来磨练自己的言辞和表达能力。

在法治的阳光照耀下,一起起法律援助的温暖故事正在不断上演,每一面锦旗都承载着受援助者的感激与信任,诉说着一个个公正与援助的故事。未来,王亚男将继续在法律的征途上,书写更多动人的篇章,用他的智慧和勇气,为更多人带去法治的光芒和希望。在这条热爱与奉献的道路上,我们期望每一位烟台大学的校友都能如王亚男一样,成为自己梦想的坚定追逐者。
校友寄语
漫步于沙滩上,晨读于三元湖,徜徉于逸夫楼,陶醉在讲堂中。惟愿师弟师妹秉承烟大法律人“专业、勤勉、求实、力行”的理念,仰望星空,相信未来,脚踏实地,不惧挑战。常怀感恩之心,坚守善良之念,用热血和汗水谱写璀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