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华 首页  >  烟大人物  >  学子风华  >  正文

5G赋能生活 通信“智”造未来——全国大学生信息通信技术大赛一等奖团队的决胜秘籍
作者:赵娴 韦如新     日期:2022-09-10     来源:新闻中心     阅读:

近日,第九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原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专业研究生韩顺、焦方浩组成的队伍荣获国家一等奖。此次比赛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400余所院校,有近2.5万名选手,3500余名指导教师参与,参赛人数与院校数量均创历年新高。

1C01C8

笃志于行

咬定青山不放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据悉,“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技术大赛紧跟前沿科技发展方向,每届比赛内容、题目及题型都会随之变化,组委会在开赛前一段时间会在官网上传相关学习视频和仿真题库,对参赛者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

“大量的练习让我们正式比赛时更得心应手,也更从容。”韩顺如是说。有过一次参赛经验的韩顺、焦方浩二人,尽管科研任务繁忙,仍选择在总决赛开始的前几个月,投入大量精力到“大唐杯”专项训练中。他们每天拿出几个小时进行讨论和学习,不仅将官网课程多次观看,更是耐住性子,了解各种陌生概念和名词,对参考题目进行反复研究,尝试建立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将涉及内容梳理串联成知识网络,一遍又一遍地进行反复记忆。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韩顺和焦方浩在实验室进行仿真实验操作,进行网络部署和各项测试,让题目走进现实,从而进一步加深记忆,巩固基础知识,消化重难点。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暑假在家,韩顺和焦方浩仍毫不松懈,干劲十足,分秒必争地投入到比赛相关内容学习中,不断蓄能储电,别人的“懒惰期”成为了他们的“黄金提升期”。一次又一次的线上会议、近百页的讨论记录……都为他们比赛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提及比赛前的心情时,焦方浩说道:“我还是比较紧张的,一点不敢松懈,为了节省时间,考试前一天的晚饭都是在电脑前,一边看题,一边吃饭。”


同力协契

乱云飞渡仍从容

“上下同欲者胜”的道理在韩顺和焦方浩的合作中得以充分体现。同一个实验室,同样的作息时间,一致的追求,组成了他们合作的基石;各具特长,知能互鉴,实验相通,环环相扣,促成了他们比赛的成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默契合作为枯燥的科研比赛注入新动能。

第九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技术大赛采取“技术理论赛+虚拟仿真实践赛”的竞赛形式,技术理论赛试题通过电子试卷机考进行,每人单独答题,竞赛小组成绩为组内成员的平均分,无论哪一方出现失误都会影响到比赛成绩,这对二人的心态和能力是极大的考验。在参加比赛前期,他们主要是利用“大唐杯”官网的线上课程和老师提供的视频、文档等资料进行学习,焦方浩的理论知识储备比韩顺丰富,而韩顺的仿真实践能力比焦方浩强,两人充分发挥互补的优势,让各自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当提及在训练中遇到难题如何解决时,韩顺直接说道:“我们先是会互相讨论,一般我们俩一起研究基本的问题都能得到解决。而一些我们讨论不明白的难题就去请教往年获奖的同学或者指导老师,每解决一个问题就整理成笔记,最后在比赛前重点复习,这对提高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起初,他们还会为比赛日期的临近而焦躁不安,也会为庞大的工作量忙得不可开交,随即他们不断调整心态,将比赛的准备内容慢慢细化,逐渐也适应了这个过程。了解通信底层原理、研究5G基站的部署和天线的配置,学习这些知识已经成为他们的乐趣所在,在每次攻关中与队友打好“配合战”更是他们的心之所向。当谈到在参加比赛之后对于“搭档”这个词有什么更深的理解的时候,焦方浩回答:“互鉴互通,同心同行,遇见好搭档的合作效果是1+1>2。”韩顺+焦方浩的组合正是1+1>2的最佳诠释。


倾尽全力

愿作星光照四方

从比赛开始到结束,每一份进步都凝聚着学校和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的大力支持以及指导老师王中训和贺鹏飞的悉心指导。

在报名参加比赛前期,韩顺和焦方浩面临着科研任务繁重和通信知识储备量较少的困扰,王中训老师便找来他们两人谈心和鼓劲,让他们有充足的信心参加比赛。“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王中训老师详细讲解比赛流程,为他们的比赛学习做时间规划、阐释难题等。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贺鹏飞老师经常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答疑。在比赛前几个月,学院的老师们给二人提供了很多跟比赛相关的视频和文档等学习资料,时常督促他们参加线上的课程学习。

焦方浩表示,指导老师们在比赛的各个阶段都会陪伴着他们,特别是临近比赛阶段,老师们晚上不回家在实验室又给他们进行了多次线上集中培训和答疑,讲解比赛的重点和难点,每天在线上进行轮番问答训练。此外,为了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中,学校十分重视团队的后勤保障工作,在物资供应等方面尽心支持。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特别针对虚拟仿真的实验操作,规划了一个宽带无线通信实验室为参赛队员重点培训和辅导。

比赛获奖的背后,离不开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以及老师陪伴他们彻夜鏖战的辛苦付出。回忆备赛的点点滴滴,指导老师贺鹏飞特别提到了他与学生之间的“师生默契”,“平时的时间,更多的只是上课或课间与他们的交流。而竞赛准备时间较长,我和团队的学生结下了更深厚的友谊。”同时,贺老师认为,在与韩顺、焦方浩打交道的过程中,自己也学到了很多。“年轻人的思想很活跃,在一起备战竞赛的时间里,他们的生活理念和看问题的角度同时也会启发我。”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他们怀着对比赛的敬畏和严谨的态度大胆尝试,大步探索,矢志不渝跟随科学的脚步,以昂扬的斗志和奋进的姿态,正昂首阔步走在科技创新复兴路上。相信在激昂的青春交响曲下,他们的未来会更加瑰丽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