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大印记 首页  >  烟大文化  >  烟大印记  >  正文

于维纮义捐200万美元襄助烟大
作者:张凯伦 王京强 黄家柱 于涛     日期:2012-11-20     来源:烟台大学报     阅读:

入烟大东门,向前直走,由赵朴初题写的“烟台大学于维纮学术交流中心”十三个大字映入眼帘。中心坐落于烟台大学东北部,自建成以来,它担负着烟台大学同国内外学术界交流、合作的重任,为烟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于维纮”这个名字也早已刻进烟大师生的心底,于维纮先生资助烟台大学的义举更是造福桑梓,令人感佩。

于维纮祖籍山东烟台,在他很小的时候,便随父亲离开家乡外出谋生,后定居台湾。在事业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于维纮一直思念故土,心系家乡教育事业。正值事业蒸蒸日上、家庭和睦康乐之际,于维纮竟身患胰腺癌,医治无效,于1991年6月23日长逝台北,享年62岁。弥留之际,他委托弟弟于维绍,捐助200万美金,资助烟台大学,为家乡教育事业尽最后一份力量。

带着哥哥的遗愿,1992年4月13日,于维绍来到了烟台大学。校长李庆臻、副校长邱殿辅等人热情接待了于维绍一行并亲切交谈。李庆臻校长亲自陪同于维绍一行参观烟大校园,对于学校实验设备短缺以及种种困难,李校长据实以告。李校长的坦诚态度,使于维绍一行深为感动,最后决定以于维纮名义捐赠200万美金,用于建设一所学术交流中心,资助烟台大学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等等。

200万美金不是一笔小数目,这是当时山东省内高校获得的最大的一笔捐款。经过一系列筹备工作,捐赠事宜陆续开展。现将捐赠明细摘录如下,以作志念:

捐建于维纮学术交流中心,计一百万美元;捐设于维纮学术基金二十万美元;捐购机械系用机械振动与噪声测量系统等四套仪器设备,计十一万三千美元;捐购土木系用数据分析系统等三套仪器设备,计十六万美元;捐购电子系计算机工作站等三套仪器设备计五万七千美元;捐购食品研究所用脂类化合物氧化指数测定仪等两套仪器设备,计二万五千美元;捐购学术交流中心用无线同声传译设备及车辆等七十三件套,计四十四万五千美元。

1994年6月23日,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在于维纮先生逝世三周年的这一天,烟台大学于维纮学术交流中心正式落成。于维绍先生及于维纮生前好友30余人,专程从香港赶赴烟台参加落成典礼,受到3000余名师生的热烈欢迎。于维绍一行一进大学,所经之处掌声雷动,欢呼不绝,场面令人激动振奋。

于维绍先生、台胞郎万法先生、烟台市副市长李皆荣、烟大党委书记姜代晓在典礼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于维绍先生及外宾,省、市及校方领导为“烟台大学于维纮学术交流中心”落成剪彩。之后,台胞曲学杰、崔中为于维纮先生铜像揭幕。落成典礼上,于维绍为获得首次于维纮奖学金的17名同学颁奖,鼓励烟大学子刻苦学习,进步向上,为学校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欣闻“烟台大学于维纮学术交流中心”落成,前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万里、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山东省副省长张瑞凤、烟台大学名誉校长张承先、山东省侨办均发来贺电,表示祝贺。国家教委,山东省和烟台市等也对此盛事表示祝贺。

于维纮为烟大捐赠200万美元,为烟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障,可谓雪中送炭。同时更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资产。据悉,于维纮一生的捐助不计其数,但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关于他的报道却是少之又少,他淡泊名利,低调行善,其义举令人感佩。为弘扬先生热心教育事业的功德之心,缅怀其捐资办学的仁义之举,雕塑家孙学成特塑于维纮铜像,刻石万古,永世纪念。

至今,于维纮学术交流中心接纳来自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学术研讨,大大促进了烟大乃至烟台地区学术研究的进步;捐赠的科研设备,使得校内资源进一步完善;众多学生享受到“于维纮奖学金”的资助,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于维纮优秀指导教师”奖励,更是助推了烟大师资队伍的建设。于维纮关心教育、心系桑梓的美德,将永载烟大史册!

上一条:东渡
下一条:一根扁担